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石家庄地铁线路图-最新地铁规划图,路线图,交通图,运营时间,时刻表-石家庄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乌梁素海、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阴山岩画、秦长城遗址等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还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公田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紧紧围绕“讲好前旗故事,打造前旗名片”这条主线,以“文化兴旗、体育强旗、旅游活旗”为目标,大力实施“品牌乌拉特”“魅力乌拉特”“活力乌拉特”“书香乌拉特”“智慧乌拉特”建设,让“德润乌拉特”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推进实施文体旅游“1295”发展战略,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文旅体服务体系建设、特色文旅品牌打造、文艺创作、文物非遗保护、文旅市场监督执法、旅游目的地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以“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六进”送文化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大力开展二人台、爬山调、乌拉特民歌、器乐演奏、老年人合唱及广场舞免费辅导服务和业务培训。同时,乌拉特前旗先后组织创作生产了二人台现代戏《情系三代人》、民族歌舞剧《鸿雁的故乡》、群舞《轻骑兵之歌》等一批主题鲜明、易于传播,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剧目。整理出版的《蒙汉合璧乌拉特民歌精选》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情系三代人》入选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2019年,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代表巴彦淖尔市参加了全区第三届文化节并获得了银奖。2021年,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在乌拉特前旗,全民阅读受众广泛。目前,旗图书馆已配套完成了6个图书馆分馆,持证读者9514人,平均日接待读者约954人次,年图书流通约44.6万册(次),图书馆中设有综合借阅区、残障人服务区、电子阅览区、休闲阅读区、少儿阅读区和亲子互动区等14个免费开放功能区。图书馆微信用户阅读平均影响力指数位居内蒙古全自治区旗级公共图书馆微信订阅号第一名,并被内蒙古图书馆设立为自治区旗级分馆。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乌拉特前旗充分整合现有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资源,补齐基层农牧区文化器材等设施短板,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全面融合、提档升级。截至目前,乌拉特前旗内11个苏木镇、93个嘎查村全部建成文化站(室),覆盖率达到100%,并免费为部分苏木镇、嘎查村配备了价值470余万元的乐器及图书等。

  乌拉特前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程。目前,乌拉特前旗建成了占地2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乌拉特前旗体育文化产业园。该园区是一个集赛事、演出、教育、培训、会务、会展、文创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园区。园区由“两馆三中心”组成,包括综合训练馆、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创意中心、乌兰牧骑排演中心。为了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服务圈体系,乌拉特前旗在乌拉山镇16个社区加大力度投放了健身路径、篮球架和音响设备,让全旗人民群众出门10分钟内就有健身场所。各苏木镇、农牧渔场也全部建成健身广场,其中嘎查(村)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93个,在“十四五”期间,争取达到90%。

  乌拉特前旗具有开展冰雪运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冰雪活动。2021年,乌拉特前旗被授予自治区冰雪运动示范旗。202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足球协会评为社会足球管理试点旗县,并匹配专项资金500万元建设足球场地,以及配套相应的公共体育附属设施等。

  乌拉特前旗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10处、市级14处、旗级20处。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目前,乌拉特前旗已组织编制完成了九原郡古城址保护项目计划书、小佘太秦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和中滩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保护项目等10个文物保护项目;德布斯格庙、赵北长城和小佘太秦长城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其中,国保单位秦长城张德禄弯段工程项目基本完成, 赵北长城(阿贵高勒段)完成工程施工与工程初验。区保单位德布斯尔庙的屋顶修缮项目已完成,并将中滩抗日民主政府暨中共包固工委旧址、 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暴动遗址等革命历史文物10处,公布为第四批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乌拉特前旗搜集整理了260多项非遗资源项目,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自治区级11项、市级33项、旗级34项,非遗成果居巴彦淖尔市之首。获评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旗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个;区级非遗振兴项目和区级非遗就业工坊1个。非遗传习所39处,挂牌创新创业基地3个,市级传习所4个,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4个,生产性传承示范基地5个。2021年,乌拉特前旗非遗项目芦苇画和乌拉特服饰成功入选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名录。

  在促进全旗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方面,乌拉特前旗持续加强市场执法,继续做好文化、旅游以及网络文化领域的日常监管工作。针对黑社黑车黑导、网吧和歌舞******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等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源头治理,围绕重大节点和重要节日强化执法检查和专项保障,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在日常市场巡查监管中,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三宗文化文物执法案件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案卷和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进一步完善举报受理工作,向社会公布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形成群防群治的高压态势。加强联合执法,对无证经营行为做到露头就打、坚决取缔,确保全旗文化旅游平安和谐繁荣有序。持续做好“放管服”工作,推动实现“一网通办”。

  为了不断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乌拉特前旗积极实施重大项目落地工程,近年来,先后建设了莫尼山泉小镇、公田农庄、牟纳文化园、哈撒儿文化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同时,正在加快规划实施乌拉特前旗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积极跟进国家打造黄河旅游文化带相关规划部署;积极申报黄河国家文化主题公园、长城国家文化主题公园等生态旅游保护开发项目。

  为了全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乌拉特前旗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沙等人文优势,以乌拉特民族文化、河套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兵团知青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利用原塞外星苇浆厂、板纸厂等工业废旧厂房改造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博物馆集群项)。打造抗战纪念馆、兵团知青生活馆、自然生态馆、非遗体验馆、机车联盟展示馆等12个展馆,拟将博物馆集群项目打造成为乌拉特前旗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在文旅产品融合方面,乌拉特前旗积极策划包装佘太翠玉系列、芦苇画、草编技艺、根雕玉石、民俗工艺品加工销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从而拉动地区文旅消费。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乌拉特前旗扎实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操、太极拳、骑行、球类、户外运动等健身活动,让群众活动常态化,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例如,利用乌梁素海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坚持融合发展思路,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区域特征、行业特点、影响力大、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以此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基于文旅体深度融合,按照文体旅游“1295”品牌提升工程,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着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围绕“德润乌拉特”建设,以“品牌乌拉特”“魅力乌拉特”“书香乌拉特”“活力乌拉特”“智慧乌拉特”建设为抓手,先后成功打造了“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碧水蓝天·乌梁素海”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名家邀请展等特色品牌活动。成功举办了乌梁素海冰雪旅游节、莫尼山泉小镇灯光艺术节、乌梁素海风筝节、长城黄河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邀请展暨长城文化旅游艺术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在群众体育、休闲体育、民族体育、竞技体育上,相继培育了全区环乌梁素海自行车赛、内蒙古西部网球邀请赛、中国钓鱼节乌梁素海钓鱼大赛、第七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暨2020年“草原农夫杯·莫尼山赛马节”赛马比赛、全市广场操舞大赛、全市乒乓球邀请赛、全市青少年游泳比赛和全旗青少年冬季越野赛及足球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乌拉特前旗的知名度、美誉度。全面实施“五乡”创建工程,乌拉特前旗成功获评“中华诗词之乡”和“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入选“2017全国文化馆(站)优秀文化品牌”,获评“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节庆活动”入围奖;乌拉特民歌、爬山调入选全国非遗名录。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年度冠军总决赛选手展示、哥伦比亚等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整体打造山水草原旅游集聚区,不断提升乌拉特前旗文旅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按照《乌拉特前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未来将着力打造6种旅游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旅游文化体育品牌效应。一是开发打造以民族风情为主的乌拉特文化品牌。以乌拉特前旗的四大祭祀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充分发掘乌拉特前旗潜在的文化品牌价值。二是开发打造以黄河风情为主的黄河文化品牌。依托乌拉山镇辖区湿地三湖渡口和胡杨林等沿黄旅游资源,打造城郊休闲度假型农家乐、观光型农家乐、体验型农家乐。三是开发以湖光山色为主的休闲文化品牌。将乌梁素海、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与故事传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增添景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四是开发以农耕游牧文明为主的乡村文化品牌。依托西出口通道、沿黄公路、乌梁素海旅游公路、110国道等主要旅游通道,大力开发以乡村风俗、牧家民俗、渔家体验等为主题的特色生态、休闲和体验观光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产品。五是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的边塞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边塞历史文化底蕴,着力开发建设恢复旧址旧貌、重现战场雄壮等一系列体现多民族融合遗留下的边塞产品,全力打造出中西部边塞文化品牌。六是开发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红色文化品牌。要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与红色旅游文化相结合,延伸产业链,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是新形势下的朝阳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乌拉特前旗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和强大引擎。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获得者——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嘉耘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围绕着“文旅深度融合”,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正致力于将节庆活动、展会经济与观光度假游、休闲体验游、深度文化游、深度康体游结合起来,将景区建设与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结合起来,将品牌建设与文体旅融合结合起来,将融无形于有形之中,在新时代,努力将乌拉特前旗打造成为自治区西部最佳旅游目的地。

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