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石家庄地铁线路图-最新地铁规划图,路线图,交通图,运营时间,时刻表-石家庄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有吃有喝,吃饱穿暖,多活一天就赚一天,还有啥不知足的呢。”72岁的尼俊贵靠墙晒着太阳,高声说话间,用手指逗弄着依偎在墙角的小狗。老人们说,小狗是捡回来的,快饿死的时候给了它点剩饭,就这么留下了。

  尼俊贵是96位老人之一,他们都住在位于德州禹城市伦镇的养老院里,过着“集体生活”。2020年以前,这里是一家敬老院,2020年,禹城市快乐玖好颐养院接受政府委托,将这个大院装修改造后对社会开放,老人们的费用由财政拨款。如今,院子里共住了96位老人,其中90位老人是五保户。

  11月19日上午,海报新闻记者随机走进了主街边的两家门店——一家手工水饺店、一家生鲜百货超市。两家店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养老院院长韩宏伟,他隔段时间就给老人定些水饺,买些白菜、豆腐、排骨,为老人们加餐。

  伦镇养老院有两扇门,一扇栅栏门,一扇银白色金属门。院长韩宏伟说,院子里住了些失智老人,这两道门是为了防止老人走丢,也防止外人随意进来。

  走进养老院,入目便是写着“百善孝为先”的迎门墙,这是农村大院的传统结构。大院方正,红色的砖瓦、黄色的院墙,四面都有房间,共有160个床位,目前住了96位老人。韩宏伟说,基本上3位老人住一个房间,但有一间设置了护理床的房间住了6位卧床的老人,方便集中照料。

  当天天气晴好,护理人员将房间里的被子拿出来放在院落的铁架上晾晒,老人们靠在迎门墙前晒太阳,有的人坐轮椅,有的人在马扎旁边放了一把拐杖。“有吃有喝,吃饱穿暖,多活一天就赚一天,还有啥不知足的呢。”72岁的尼俊贵一笔一划地在手心写着自己的名字,“尼克松的尼,英俊的俊,富贵的贵,我这名字不错吧。”

  老人们有些才艺在身上。比如会唱《大河向东流》的56岁失智老人张其(化名),比如给大家表演吹唢呐时有些紧张的老人李峰(化名),还有位老人当过兵,唱歌极好,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养老院虽硬件条件有限,却有许多动人之处。正如65岁的党来福,他天生聋哑,本没有名字,幼时被禹城市的一位书记捡到,取名“党来福”。

  如今,党来福也住进了这家养老院。上午11点是老人们吃饭的时间,他端着保温桶给老人们分饭,在大院里走来走去,见人便笑。韩宏伟说,他虽身有残疾,但却知道感恩,“不让他干活他就要着急了。”

  和党来福一同端饭的还有几位护理人员,她们多来自本村或者隔壁村子。58岁的杨续兰家在这里工作了三年,住在伦镇官庄村,从家走路到养老院只需四五分钟。而50岁的张秀花则住得稍远些,从家到养老院骑电动车需要十分钟。

  对于杨续兰来说,照顾老人已经是刻在骨子里的事,“我的父母、公公婆婆都是我在照顾,家里兄弟姊妹我也时常关心,孝敬老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杨续兰说,一个人一个性格,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是些“老小孩”。

  院子里还养了一只猫、两只狗,其中一只小狗是自己跑来的。当初,眼见着小狗快饿死了,老人们喂了喂饭,小狗就留下了。尼俊贵呢喃着,“小狗就像是别人不要的小孩一样,怪可怜的。”但小狗在几位老人的照料下吃得肚子滚圆。

  “在农村开养老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韩宏伟说,他们接管以后在原来的伦镇敬老院基础上不断修缮,例如翻新房顶、粉刷墙壁,加装热水器,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每个房间通水、加装台盆。还改造了老化的设施,增加了走廊的长凳、扶手、坐便器,开设了洗浴室、娱乐室、康复室等。

  原来的伦镇敬老院为什么倒闭?禹城市民政局办公室副主任赵宪申坦言,这是农村养老的“通病”,“业务人员跟不上,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老年人集中供养的意愿低、入住率低,本身农村老人的观念比较落后,慢慢就支撑不下去了。”

  2020年,禹城市快乐玖好颐养院接受政府委托,将曾经的伦镇敬老院装修改造后对社会开放,五保户的费用由财政统一拨款,而社会人员的收费标准大约在1300元/月。韩宏伟介绍,养老院的总院在禹城市区,条件要好一些,若是在村里的养老院生病了,可以转院去市里医治。

  “老人的饮食是重中之重,我们重新制定了营养配餐,保证每天1个鸡蛋、1包牛奶,每天肉菜不重样。”韩宏伟介绍,他们还给老人配发应季服装、鞋袜,定期开展娱乐活动,“例如重大节假日举行庆祝活动,每月集体生日,日常观看新闻、电视节目,不定期外联社会爱心团队来为老人演出。”11月19日下午,有爱心人士送来了成筐的砂糖橘,老人们又聚在一起,晒着太阳吃起了橘子。

  “我们这里多是失能、失智老人,还有不到40岁但是智力只有2岁孩童水平的,所以除了衣食住行,我们更要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这也是个难题。”韩宏伟说,有几位失智人员是由当地政府部门审核确保没有暴力倾向后送来的,“精神问题严重的会送去精神病院,我们这里的几位老人只是智力上有些缺陷,但不会影响别人或者打人。”

  也有打人的老人,但不是精神问题。有护理人员去给老人送饭或者换洗被子,被极个别老人用拐杖驱赶,杨续兰说,这种时候只能后退,不能去跟对方争执,“忍一忍,跟他讲道理,有什么事慢慢说。”

  “有的老人没有子女,只有兄弟,甚至只有远房的亲戚,他们把老人送来以后,再也没来看过老人。”韩宏伟说,有一位老人家中有五六个兄弟姐妹,但今年年后,家中人像是把他遗忘了一样,再也没出现,“到这个年纪,再加上有些身体上的残疾,这些老人就成了他们所谓的负担。”

  但也有例外,11月19日,记者遇到了来看望自己二哥的韩先生,他每周都会从隔壁镇子来看自己失智的兄弟。父母去世,他自己年纪也大了,二哥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心智仿若儿童,他只能将其送到这家在农村口碑较好的养老院。

  赵宪申介绍,禹城市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11.99万人,占总人口的21%左右。共有13家养老机构,入住老人619名,其中自理老人139名、半自理老人176名,失能老人304名。

  “在农村还有很多老人得不到好的照顾,但其家人碍于面子或是其他原因,并不愿意将老人送进养老院。”韩宏伟认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居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赵宪申说,2021年,禹城市民政局曾推行过互助养老,但未能顺利执行下去。2023年年初,禹城市民政局根据相关政策开始用上级部门拨付的救助资金购买第三方服务,“可以委托养老院,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社会化组织,去做这个事情。”这一年,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禹城市民政局开展了全市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提升项目,明确管理提升标准,要求各机构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和自我提升,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星级评定,降星机构针对发现问题均进行及时整改。

  同时,禹城探索培育了“禹老相伴”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以政府保基本、社会化养老为主体的“1+4+N”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即1处县级康复养老中心,4处镇(街道)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覆盖城乡的多个民办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提高全市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禹城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9处、幸福院17处,累计服务老年人3000余人次。赵宪申说,禹城正积极探索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计划建成3处单体建筑不低于800平方米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短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